新東九龍綫回應了居民訴求 仍須加快落實讓期望早日實現

討論已久的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,終於公布最新走線規劃,政府計劃明年內完成法定程序及招標,後年批出項目合約,2033年或之前通車。東九線建設是當區居民翹首以盼的交通基建項目,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,歷經十多年,終於錘實方案,殊不容易,期盼政府當局以東九龍區數十萬居民出行便利為念,繼續壓縮程序,加快建設速度,讓這項公共運輸項目早日建成。

政府最新公布的方案,新的走線全長約7公里,包括長約6公里的高架道及1公里隧道,以專屬通道運行,全線設九個車站,包括彩虹東、彩雲、順利、順安、秀茂坪、寶達、馬游塘、藍田北及油塘東。走線的兩頭分別連接觀塘線的彩虹站和油塘站,同時將擬建的順安站移近聯合醫院,增設的藍田北站將能便利藍田區數萬居民的出行需求,並預留空間延伸至慈雲山。

車站的設點也符合居民期望,將設於人流較集中和便捷的位置,一般採用高架設計,分層設置車站大堂及月台,並設有升降機、扶手電梯及無障礙通道等設施。

應該說,新的方案是融合了各方意見,充分聽取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意見,接納了地區居民意見的優化版方案,能夠滿足大多數居民的需求,是比較能夠獲得大多數當區居民支持的方案。

東九龍綫項目自梁振英擔任特首時,回應當區居民的訴求,於2014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之後,一直未有實質進展,主要涉及當區地勢高,興建重鐵技術難度過大,投資過大,以及鐵路建成後只服務當區居民,經濟效益有限等原因,經過多番研究討論,並特建設方案由重鐵改為智惠綠色集體運輸系統,才令項目再現曙光。

但對於走線方案,能否接駁現有地鐵站,設哪幾個站,以及能否延伸至慈雲山一帶,則仍有較多爭議,以至方案遲遲未能落實,這次公布的最新方案,是經過4度修改後的方案,由此可見項目決策之不易。

這項工程幾經周折,歷經十年有多,才在本屆政府落實拍板,這充分體現了本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作風,更能符合社會和市民的期望,但在改革政府施政,提高效率,更好地回應市民訴求方面,仍有提升和改善的空間。

東九龍綫關係到當區超過30萬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,當區居民對於這項工程的期盼,由最初聽到項目寫入施政報告感到欣喜,到建設方案一拖再拖,討論十年未能落實而感到灰心,再到現在終於見到最新方案,重燃希望,政府不能再次讓當區居民的期盼落空,必須進一步優化程序,加快建設,早日實現東九居民的願望。

最新文章